內容目錄
增生療法常見問題,請參考文章:
媽媽手症狀
50 歲陳小姐在餐廳工作,上班工作是盛菜、打包餐盒及移動成袋的便當,整天反覆的彎曲手腕及出力,出現手腕不適已經好幾個月了,但帶著軟式的護具仍然可以工作,想說自己應該會慢慢好起來也不以為意,直到最近發現下班後連拿杯子喝水都覺得有點無力,才驚覺不對勁,到診所就醫。
媽媽手泛指手腕靠近大拇指區域的疼痛,其實不只是媽媽才會遇到,家裡有嬰幼兒需要照顧的爸爸媽媽、餐飲業如廚師等,需要用手去抓握比較重的東西,長時間下來如果姿勢不正確,都有可能會發生媽媽手。
媽媽手檢查
- 右手腕,橈骨莖突 (手腕側面突起的骨頭) 有壓痛
- 將拇指握住後順著拇指的方向彎曲手腕會感到疼痛
自己就能檢查的動作 – Finkelstein test
上圖在進行自我測試前,要注意幾個細節:
- 大拇指要緊握在手掌中,把整個手腕下壓
- 若有媽媽手症狀 (De Quervain syndrome),則在下壓時上圖的肌腱標示處就會產生疼痛
- 嚴重的話,就算只是手握拳頭就已經會產生痛感
覺得這個上述說明還是很抽象的話,可看下方影片介紹
手腕肌腱炎
媽媽手常常被稱為手腕肌腱炎,因為手腕有疼痛腫脹的現象,實際上媽媽手完整的敘述應該是手腕肌腱病變 (de Quervain tendinopathy),急性期會合併發炎現象,症狀以腫痛為主;慢性期則沒有發炎,只有肌腱受傷造成的無力症狀。使用用超音波檢查可以清楚地確認是其急性期的發炎或慢性期受傷。
陳小姐接受超音波檢查發現,有兩條肌腱出現撕裂傷與腫脹的現象,沒有合併急性發炎,所以屬於慢性肌腱受傷;經動態檢查更進一步了解腫脹的肌腱無法平順的滑過手腕的背側通道 (dorsal compartment)。
手腕菸草盒(snuff box)介紹
當我們將手輕輕握拳後,把大拇指抬起,在手腕處會出現一個三角形凹窩的區域,英文稱為 snuff box,中文是菸草盒,據說有人將菸草放置在這個凹窩處,用鼻子吸取,所以稱為菸草盒。
菸草盒的三角形區域是由中間的骨頭與2旁凸起的肌腱構成,靠近手背的凸起是伸拇指長肌腱 (EPL),遠離手背的凸起,就是媽媽手最常受傷的肌腱,深拇指短肌腱及外展拇指長肌腱 (EPB/APL)。
媽媽手受傷分類
- 肌腱的發炎或受傷,包含深拇指短肌腱及外展拇指長肌腱,這部分的疼痛通常發生在手腕的骨凸處,或是延伸到大拇指虎口附近,因為其中得深拇指短肌腱會附著到這個位置。
- 肌肉的發炎或受傷,深拇指短肌腱及外展拇指長肌腱往小手臂延伸的部分,大約在小手臂1/2到前1/3處,是深拇指短肌肉與外展拇指長肌肉的位置,如果手臂會覺得緊繃或痠脹,常常是肌肉部分也出現了問題。
- 神經的發炎或受傷,在煙草盒三角中間,會有橈神經的表淺分支通過,跨越靠近手背的凸起是伸拇指長肌腱(EPL),如果出現拇指或虎口區域的麻或感覺異常,就有可能合併神經的問題。
媽媽手治療方式比較
復健治療:護具與儀器
- 護具:大拇指護具(thumb spica),避免手腕過度彎曲,最重要的是調整平常手部出力的姿勢,要把手肘及肩膀都動起來,千萬不可以只用手腕的力量去拿東西,搬重物
- 物理儀器治療:雷射或超音波,需要穩定地(一週2-3次)治療,才有機會促進腫脹的肌腱修復。
增生治療:注射治療
透過超音波導引注射,幫腫脹的肌腱疏通出一條道路,讓肌腱能夠順利的經過背側通道 (dorsal compartment),注射後會出現注射部位的腫脹,且可能會產生 2-3 天相對強的疼痛反應,注射後可搭配使用大拇指護具 (thumb spica),保護注射部位。
- 葡萄糖增生治療:透過注射葡萄糖到受損病變的肌腱啟動自身的修復反應。
- PRP注射治療:透過注射PRP促進受損的肌腱修復。
再跟陳小姐解釋治療方案的時候,因為真的抽不出時間來復健,他直接選擇增生療法來治療。
經過兩周一次每次 15 分鐘共 3 次的增生療法治療後,這次回診陳小姐開心分享他的增生治療治療心得:
第一次注射的時候真的蠻痛的,當下還在想要不要放棄,但治療完後都有很明顯進步 …
三次治療時的陳小姐心得
三次治療後跟原本相比進步超過一半以上,最重要的是工作不用停擺,還能持續復原,太感謝了!
四次增生治療後的陳小姐心得反饋
之前看了偏方、中醫都沒效,沒想到看了增生療法四次,竟完成了 9 成 8,真是太好了
四次治療後的陳小姐心得
媽媽手預防方式 – 修復後的新生活運動
作為不希望大家常來復健的復健科醫師,在文章的最後希望大家能帶走媽媽手的預防保健:
- 手腕不適合做為承受重量跟活動的基礎,因此在進行各類動作時應盡可能維持手腕的自然姿勢 (詳見下圖1)
- 常見的錯誤包含有(見下圖1):抱小孩的時候手腕出現a+f的動作,提袋子或炒菜拿鍋子的時候出現c+f的情況
- 一開始一定會覺得維持 “手腕自然姿勢” 的動作很卡,主要是固定手腕角度後,會需要整個手臂跟背部的肌肉都動起來,如果不太確定應該怎麼,可以到復健科診所或物理治療所諮詢動作的調整
維持手腕正確地使用非常重要,不只能加速肌腱的復原,更能避免再次受傷,如果有和陳小姐類似的症狀,或是平常是手腕的高度使用者,都建議可以就近諮詢醫生,進行適當的檢查及動作指導,讓手腕靈活度長長久久!
預約諮詢或私訊聯絡
想更認識何琨棟醫師,了解適合諮詢的項目,請看關於我
想更認識增生療法,請看 增生療法常見 Q&A (含 PRP 比較)
想取得最新的門診時間表或有問題要諮詢何醫師,都歡迎使用 LINE 私訊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