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個案背景說明
49 歲的陳大姐,是位補習班老師,熱愛教學的他總是在教室待到最後一刻確認同學的問題都被解答完了才下班,往往回到家也都晚上10點多了,陳大姐養了一隻可愛的拉布拉多,每當回家後第一件事情就是陪狗狗去外頭逛一大圈,也是下班後最開心的事情,沒想到上個月在家附近的騎樓滑了一跤,一屁股坐到地上,當下痛得完全站不起來,被家人送去急診檢查,X光初步檢查沒有骨折,休息回診後在醫院醫師的建議下、這週開始來到診所想要就近接受復健治療。
一進到診間,陳大姐劈頭就問我:「醫師,我好想陪狗狗去散步啊」。在確認完X光片以後,我完整檢查腰椎及骨盆的穩定度、神經學檢查,這些檢查非常的重要,因為如果有神經受傷 (如坐骨神經痛、腰痛等)一定要優先確認受傷的程度,優先治療以免受傷持續進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如無力、肌肉萎縮等),這邊再次提醒,若有上述的症狀,務必就醫,請專業醫師檢查評估!
神經檢查完後 (幸好陳大姐並沒有明顯的神經受傷),需要完整評估身體狀況,我請護理師幫忙量測小腿圍及檢測握力,再使用超音波檢查股四頭肌肌肉狀況,發現了造成陳大姐這次滑倒受傷的可能原因,肌少症!
檢查評估情況
- 小腿圍32公分
- 肌力測試約為16公斤
- 超音波股四頭肌肌肉厚度比脂肪厚度薄
肌少症診斷
依據2019亞洲肌少症共識會 (AWGS) 建議 [1]
必備條件:肌肉質量下降 (兩項擇一檢測即可)
- 身體組成分析(BIA),如Inbody,男 < 7.0;女 < 5.7
- 骨密測定儀(DXA),男 < 7.0;女 < 5.4
篩檢條件:肌肉力量下降
- 起立坐下5次,超過12秒
- 6公尺步行,超過6秒
- 握力檢測:男 < 28公斤;女 < 18公斤
其他輔助檢測:超音波檢查 (可以看到肌肉厚度變薄、脂肪變厚、肌肉顏色變淺、肌纖維夾角變小等)
左邊為28歲男性,右邊為69歲男性;紅色線標示為肌肉,黃色線標示為脂肪
肌少症的治療
依據2018日本老年 (高齡) 醫學會文獻回顧 [2]
- 運動訓練及營養補充都需要持續至少3個月才會有效果!
- 進行 ≥ 3個月的運動訓練 (每週2次60分鐘阻力訓練) 有助於增加肌肉質量、肌肉力量和步行速度。
- 進行 ≥ 3個月的營養補充 (蛋白質、必需氨基酸、兒茶素) 有助於改善肌肉力量。
關於肌少症,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回到陳大姐的問題,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陪狗狗去散步呢?
先說結論:以陳大姐的檢查結果,他可以開始陪狗狗去公園散步了!
再複習一下肌少症的定義,肌少症表示:肌肉的質跟量都下降了!會造成行動力變差及走路不穩,容易發生跌倒。最重要的就是預防再次跌倒,首先一定要檢查整個腰部及骨盆的結構,專業的醫師會完整評估骨關節、肌腱韌帶及神經,如果這些地方有發現問題,一定要優先治療 (復健治療或是增生療法注射治療),治療後盡快恢復運動訓練,才能逆轉肌少症!
一般來說,規則的運動訓練 (特別是阻力訓練) 及營養補充3個月以上,就能夠改善肌少症造成的症狀,如果有發現體力變差或行動力變慢等,一定要找尋適當的醫療院所接受檢查及治療喔!
預約諮詢或私訊聯絡
看完了,還有問題想要了解,可以選擇來門診諮詢或用 line 私訊小編,小編會負責回覆及統整大家的問題喔!
想更認識何琨棟醫師,了解適合諮詢的項目,請看關於我
想更認識超音波治療,請看 【醫學知識】打針需要用超音波嗎?接受PRP、增生療法,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想取得最新的門診時間表或有問題要諮詢何醫師,都歡迎使用 LINE 私訊確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