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因感染新冠病毒 (SARS-CoV-2) 導致 COVID-19 的多數個案在幾天至1-2週內復原,部分個案在急性期過後持續數週甚至數月的症狀,這種狀況就稱為「長新冠,Long-COVID」,而不管在感染新冠病毒時有沒有症狀,只要在感染後出現的持續症狀,都稱為「新冠感染後遺症」。
截至2022年6月的統計,台灣已超過300萬人感染COVID-19,另外也需要將沒有症狀的無症狀感染者同時考量進去,因為即使你是無症狀感染者,感染新冠以後仍有可能出現後遺症!
長新冠:新冠感染常見後遺症
- 容易感覺疲累
- 咳嗽或呼吸急促
- 腦霧:沒辦法清楚的思考
- 嗅覺或味覺改變
- 睡眠問題
- 情緒改變 (如:焦慮、憂鬱等)
- 疼痛症狀 (如:頭痛、胸痛、肌肉疼痛等)
長新冠案例
- 阿華在2022年4月因發燒合併呼吸急促就醫,入住加護病房後確診新冠病毒感染,經歷超過 2週的住院治療才康復,但出院後持續出現咳嗽的症狀
- 小明在2022年3月因頭痛及咳嗽就醫,確診新冠住院治療,1 週後順利出院,感覺完全復原了,但在5月的時候開始出現嗅覺異常及味覺改變的症狀
- 小智固定在健身房訓練,2022年4月自行快篩陽性,至醫院檢查後確診,期間沒有任何症狀,居家隔離期滿後也恢復正常運動,但在6月開始,斷續出現肩膀及下背肌肉痠痛的症狀
以上三個案例,都屬於新冠感染後遺症,不管感染的當下有無症狀,都可能出現後續的相關症狀。
什麼人容易發生長新冠
只要感染新冠就有可能發生長新冠!根據美國CDC的統計,13% 的個案感染後1個月仍有症狀;2.5%的個案感染後3個月仍有症狀;而以下幾種狀況最容易發生長新冠症狀:
- COVID-19 重症個案,包含住院及加護病房的人 (住院個案在感染後 6 個月後仍有 30% 的個案自述有後遺症)。
- 沒有接種 COVID-19 疫苗的人。
- 新冠確診前就有慢性疾病史等健康狀況的人。
- 確診期間或之後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的人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MIS)。
預防新冠後遺症的方式
要預防長新冠,最有效的是保護自己及其他人避免感染。符合條件的狀況下,盡可能接種疫苗減少感染產生重症的機率也能夠降低後遺症的發生或嚴重度,畢竟身體的組織一旦受傷就有可能產生實質的變化,同時顧好自己的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免疫系統能夠正常且適時的運作,不只能夠消除病毒同時也能夠避免發生重症。
新冠確診後相關疼痛
- 頭痛
- 胸痛
- 肌肉疼痛
- 睪丸疼痛
如果本身有慢性疾病及疼痛的問題,或是有舊傷沒有痊癒,可能在感染新冠後發生局部疼痛加劇的症狀,對於這種現象目前認為與代償性抗發炎反應相關,因為身體對於感染造成的發炎過度反應,導致後續發生免疫功能下降。
其中虛弱的個案有更的機率出現感染後疼痛,因為體力在感染過程中會大量的消耗,同時身體活動度大幅減少都會導致骨關節及肌肉的疼痛,研究也指出在加護病房接受新冠病毒治療的患者特別容易產生續發的慢性肩膀痛。
對於目前還沒有感染到新冠病毒的人來說,顧好身體的本錢是最重要的,盡可能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同時透過運動訓練維持良好的肌力與體能,如果有一些舊傷或慢性疼痛,盡早檢查及治療,避免造成身體的負擔也能夠讓生活及運動更順利。
預約諮詢或私訊聯絡
想更認識何琨棟醫師,了解適合諮詢的項目,請看關於我
想了解其他身體部位的疼痛原因,可以點選:疼痛部位索引
想取得最新的門診時間表或有問題要諮詢何醫師,都歡迎使用 LINE 私訊確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