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胸廓出口症候群症狀
- 脖子外側痛
- 手臂內側或第四第五指會麻
- 手臂伸直往後伸會緊繃或不舒服
- 肩推或臥推不容易發力
- 背槓會導致手麻
- 上肢腫脹、發紺:為鎖骨下靜脈被壓迫
- 手臂蒼白、脈搏減弱:為鎖骨下動脈被壓迫
胸廓出口是什麼?
「胸廓出口」是指神經血管經過的一個空間,從我們脖子兩側,經過鎖骨的上下方,一路到腋下,在這個區域中有幾個容易產生狹窄的位置,可能讓經過的神經血管被壓迫刺激,如果發生酸痛、手麻、血流減弱、皮膚蒼白甚至肌肉萎縮的現象,就稱為「胸廓出口症候群」!
會讓症狀如此多變是因為胸廓出口內經過了臂神經叢與大血管,臂神經叢是我們手臂多條神經的合稱,也是頸椎以下,最密集的神經聚集處,另外大血管部分包含了鎖骨下動靜脈以及腋動靜脈,若是這些血管出現壓迫,則會出現血流減弱或皮膚蒼白的現象。
其中容易產生狹窄的位置如下:
空間 | 邊界 | 經過的神經血管 |
斜角肌三角 | 前:前斜角肌 後:中斜角肌 下:第一肋骨 | 臂神經叢 鎖骨下動脈 |
肋骨鎖骨間 | 前:鎖骨下肌 後:第 1 肋骨、前斜角肌 上:鎖骨 | 臂叢神經 鎖骨下動脈 鎖骨下靜脈 |
喙突下空間 | 前:胸小肌 後:第 2 – 4 肋骨 上:喙突 | 臂神經叢 腋動脈 腋靜脈 |
- 斜角肌三角:斜角肌的肥厚、纖維化最造成這個空間的狹窄
- 肋骨鎖骨間:與第 1 肋骨、鎖骨的受傷有關
- 喙突下空間:與胸小肌、肩胛骨及肩關節的活動度受限有關
胸廓出口症候群原因
- 70 % 的問題與軟組織有關 (包含斜角肌或胸小肌肥厚、纖維化或局部腫瘤等)
- 30 % 的問題與骨頭相關 (如第 1 肋骨受傷、鎖骨中段骨折或頸肋等)
外傷:車禍或運動導致前胸被撞擊或手臂被往後拉扯、都有可能引發胸廓出口症候群。大部分是以酸、麻、痛等神經症狀為主,如果是嚴重的外傷則可能合併血管的損傷或壓迫,必須手術治療。
過度使用:長期不良姿勢也可能導致上述肌肉變厚縮短進而導致胸廓出口症候群,包含長時間低頭使用電腦的工作者,或重複投擲運動的年輕運動員都可能會出現症狀。
整體來說,神經性的問題佔 90 %以上,部分會合併血管性的壓迫。
好發族群
- 女性
- 20-50 歲之間
- 反覆上肢過頭的工作:如寫黑板、清潔、汽車維修、油漆等
- 舉重
胸廓出口症候群診斷
自己可以透過寫黑板這個姿勢來測試神經是否會被壓迫!
醫師會搭配兩種神經學檢查來協助診斷,同時再搭配超音波檢查上述容易壓迫的三個空間,並搭配動態測試來誘發症狀確認問題。
常見檢查:
- Adson test:將要測試的手臂置於肩膀外展 30°,同時手肘伸直並最大幅度地往後伸展,並將頸部往後伸且將頭轉向同側肩膀做深吸氣的動作 –> 如果同側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就是測試陽性
- ROOS test:將要測試的手臂置於投降姿勢 (肩膀外展 90°、肘部彎曲 90°),緩慢出力握拳放開手掌 3 分鐘 –> 如果誘發疼痛、感覺異常或沉重感就是測試陽性
胸廓出口症候群治療
透過高階超音波檢查,同時搭配上述的誘發動作測試,可以判斷屬於哪種類別的胸廓出口問題,如果有明確的肌肉緊繃或纖維化,有兩個方式可以治療:
- 訓練肌肉搭配適當伸展:這一部分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 70% 的問題與軟組織相關,其中能夠持續訓練的就是肌肉,而改善使用姿勢也是在幫助肌肉不要再產生新的緊繃或纖維化。
- 透過注射將肌肉本身及周圍神經鬆動,促進局部的循環,同時也改善肌肉本身的活動性,適合痛到無法運動的狀況下使用,一但症狀明顯改善,建議持續訓練肌肉並改善會造成神經血管壓迫的使用姿勢。
約 60-70 % 的個案可以透過不開刀的方式治癒,可以先至復健科給醫師檢查,但如果是骨頭本身的異常或有明顯的血管症狀,手術是最後一種選擇,包含第 1 肋骨切除、頸肋切除、前斜角肌切除等,需要與外科醫師仔細討論評估。
預約諮詢或私訊聯絡
想更認識何琨棟醫師,了解適合諮詢的項目,請看關於我
想更了解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請看【醫學知識】超音波導引注射是什麼?接受PRP、增生療法,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想取得最新的門診時間表或有問題要諮詢何醫師,都歡迎使用 LINE 私訊確認
參考資料:
-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A Narrative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