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椎間盤突出症狀
- 頭頸部症狀:低頭抬頭的過程脖子痛或緊繃、上背痛、膏肓痛、頭痛、睡覺時不到適合的枕頭。
- 手部症狀:肩膀痠痛什麼姿勢都沒辦法緩解、手麻,握力變差。
- 自主神經症狀:焦慮及情緒低落。
頸椎間盤突出的原因
頸椎總共有7節,承載著我們的頭部,頭的重量約為 5 公斤!請記得這個數字,當我們往前低頭的時候,頸椎承受的重量越來越大,當我們頭往前傾 30 度時,頸椎負荷的重量變成 18 公斤 [1]!足足超過了頭重量的三倍,在這種姿勢下,我們的頸椎非常容易受傷,其中以活動度最大的第 5/6 節及鄰居 6/7 節最容易發生椎間盤突出。
頸椎第 5/6 節 (C 5/6) 前彎角度最大,整體活動度最大;頸椎第 6/7 節 (C 6/7) 後仰角度最大 [2]。
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嚴重的傷害呢,因為我們的身體有非常強的適應力,椎間盤突出、小面關節退化、頸椎神經壓迫、肌肉緊繃甚至萎縮等嚴重的問題,都是長時間累積出來的,一篇 2021 年的研究找一群平均年齡 27 歲的人來檢查,發現使用手機的低頭角度與頸部疼痛並沒有明顯的關聯,代表結構的損傷不是頸部疼痛的唯一原因,結構的受傷也不會是短時間造成的 [3],所以發生椎間盤突出且有不舒服時,都已經是累積很久的受傷了。
危險因子
- 抽菸
- 體重過重
- 缺乏運動
- 職業駕駛:男性職業駕駛有較高的椎間盤突出住院率 [4, 5]
椎間盤突出檢查
- 頸部穩定度測試:透過前後施加壓力,判斷小面關節及椎間盤的受損程度
- 頸部神經誘發測試:藉由動作牽拉頸部神經,找出不舒服的神經根
- 超音波檢查 (Ultrasound):檢查椎間盤開口寬度,是否有骨刺,以及小面關節的退化程度
- 神經傳導肌電圖檢查 (NCS + EMG):藉由電刺激及肌肉訊號,找出可能受損的神經區段
- 核磁共振檢查 (MRI):完整的檢查椎間盤突出受損狀況及神經壓迫程度
頸椎疼痛地圖 (小面關節 + 椎間盤)
疼痛地圖使用方法:以頸椎第 5/6 節為例 (C 5-6),左圖區域為小面關節疼痛的範圍,右圖為椎間盤疼痛的範圍,可以發現椎間盤疼痛的範圍更模糊,且範圍更大,可能的原因與椎間盤位於頸椎的深處有關,深層的受傷,疼痛的表現往往更不容易具體的指出來反而是以一個模糊的範圍呈現!
如果頸椎第 6/7 節 (C 6-7) 椎間盤或小面關節出現病變,會導致疼痛範圍往上背及中背延伸,也是為什麼躺著膏肓會痛的原因!
第 5/6 節及 6/7 節椎間盤突出,分別壓迫到頸椎第6節與第7節神經根
頸椎第 6 節神經根與第 7 節神經根的症狀其實臨床上不容易區分,一篇研究探討這兩節神經根的症狀,發現其中重複的比例非常高,建議不要單從主觀的疼痛位置、麻或感覺異常的區域以及無力的模式就認定是哪一節神經根的問題!頸椎第 7 節神經根比例較高的症狀包含:(1) 前臂內側或中指背側的不舒服 (2) 推的動作無力 [6]。
頸椎間盤突出治療:壓迫神經一定要開刀手術嗎?
輕度椎間盤突出:物理方式減輕頸部壓力,積極調整姿勢及強化肌力
頸椎間盤突出的治療,初期可以透過保守治療處理,包含物理治療 (頸椎牽引)、徒手治療、搭配頸部穩定肌群的肌力訓練,減輕頸部壓力,一部分的個案就可以獲得改善與復原;很重要的一個概念是如果要確定是椎間盤造成的疼痛,必須要由核磁共振檢查確認或是在X光攝影下做椎間盤疼痛誘發注射檢查,如果疼痛程度嚴重或已經在接受治療卻沒有明顯好轉,都建議接受核磁共振檢查。
中度椎間盤突出:頸椎PRP增生療法、椎間盤內注射治療,促進損傷修復!
椎間盤位於我們的脊椎中間,是身體深層的結構,要透過最少的身體刺激治療受損的椎間盤,目前有 (1) 超音波導引注射、(2) 連續 X-ray 攝影注射,兩種方式可以執行,如果椎間盤疼痛已影響工作及生活作息 (中度),或已經開始在做動作姿勢矯正及運動訓練強化頸部肌肉,但還是感覺到疼痛或頸部穩定性不足,在核磁共振確認受損位置後,可以準確地將增生劑 (如:自體血小板PRP、骨髓抽取濃縮液BMAC) 注射至椎間盤損傷處,注射的過程往往會誘發平常熟悉的疼痛感 (又稱:診斷性注射),同時也會啟動椎間盤內的修復機制,一般來說,中度椎間盤突出是最適合接受注射治療的個案,輕度椎間盤突出的個案如果在傳統物理治療下仍無法完全復原,也建議給有在執行椎間盤內注射醫師檢查,評估是否適合搭配頸椎注射治療,強化頸椎穩定度。
想更了解超音波導引注射,請看【醫學知識】少了超音波導引注射,就是差很大!
★特別提醒:椎間盤內注射是進階的注射技術,往往是在小面關節注射、頸椎神經及韌帶注射成效都無法持久或根治時的進階治療。
嚴重椎間盤突出:特殊狀況需要椎間盤突出手術
又急又快的椎間盤突出或合併嚴重的無力症狀都需要優先做手術開刀評估,其他嚴重椎間盤突出包含已接受一陣子傳統治療仍有症狀者,在評估手術時也可以同時諮詢有在執行椎間盤內注射醫師的意見,讓自己對於椎間盤的治療有更完整的認識,以下是 2 種常見需要手術的狀況:
- 疼痛或無力來得又急又快,超出忍受範圍的個案,在核磁共振確認椎間盤有明確的突出及壓迫神經的對應症狀者,透過手術將突出部位的椎間盤切除,此種術式保留大部分的椎間盤,對於整體穩定性的影響較少。
- 已接受 3-6 個月的傳統治療,症狀卻沒有明顯的改善,核磁共振發現整個椎間盤已經出現明顯不穩定 (整個椎間盤都嚴重脫水或扁掉了),或是壓迫的部位並不明顯,但卻有難以忍受的椎間盤疼痛,透過手術將椎間盤置。
手術最主要處理的問題就是移除障礙 (解除神經壓迫)及固定 (改善頸椎的穩定度),可分為將突出的椎間盤部分切出手術或置換整個椎間盤兩大類,但是!目前脊椎手術使用的方式屬於不可逆的切除或固定 (可逆的手術如骨折固定後可將骨釘移除),如果單純透過手術解除當下的疼痛無力,卻沒有真正的將造成椎間盤突出、頸椎神經壓迫或退化的原因找出來並加以改正,那遲早會再次發生新的問題,甚至更嚴重的個案連手術固定或椎間盤置換仍無法改善疼痛等症狀。
頸椎間PRP盤注射治療
注射前準備
- 預防性抗生素注射、使用克菌寧 (chlorhexidine) 做皮膚消毒
注射後注意事項
- 注射過程中會產生誘發性疼痛 (平常的不舒服會重現),同時也確認椎間盤是疼痛的來源
- 注射完建議盡早回家休息,不建議自行開車、搭乘機車 (震動會造成疼痛且影響治療效果)
- 注射後三天內不要安排重要活動,確保可以有足夠休息
椎間盤突出自然好?運動訓練 + 調整姿勢,缺一不可
頸部肌力訓練
坐直或站直姿勢下(頭與後背成一直線) 影片來源
- 下圖左:手放頭的後方,頭往後施力與手對抗,感受脖子後方肌肉的收縮 2-3 秒,重複 10 次,一天累加至少 50 次。
- 下圖右:手放眼睛外側,頭往手的方向出力旋轉,感受脖子左右的肌肉收縮 2-3 秒,重複 10 次,左右各累加至少 20 次。
頸椎過直
頸椎過直是指在X光下發現頸椎的曲度異常 (前凸不足),容易造成頸椎往後仰時出現不舒服的症狀 (抬頭看天花板),可能造成頸椎過直的原因:肌肉力量不足、椎間盤突出或破裂,但需要注意女性下段頸椎 (C3-7) 曲度本來就較男性小 [7],判斷時須特別注意。
一般狀況下,大約50%的人有頸椎前凸曲度 [7],如果在頸部有疼痛的個案身上發現,只有不到1/3的人有頸椎前凸曲度,剩下的68%都出現頸椎過直的現象 [8],同時頸椎過直的角度與椎間盤突出的嚴重度和脊椎狹窄程度相關!
脊椎正確姿勢
常常聽到坐姿要正,才不會讓脊椎受傷,但目前對於維持固定的坐姿,仍然沒有一個標準的建議姿勢,反而應該要適時的起身活動,避免久坐或維持一個姿勢太久才是對脊椎最好的保護 [9]。
- 目前還沒有一個強力的證據指出存在單一「正確」姿勢,可以避免疼痛。
- 每個人姿勢都會有差異,目前還沒有研究確認什麼樣的脊椎弧度與疼痛直接相關。
- 姿勢其實是反應了我們的想法和情緒,某些姿勢可能是為了保護身體而存在的。
- 找尋更舒適的姿勢是安全的,「舒適度」本來就因人而異,如果身體有選擇不同姿勢的能力,是一件好事。
- 脊椎其實很強壯,我們應該探索更多可以做的動作,不要過度的受限於所謂「符合人體工學」的使用方式。
- 坐著並不危險,不需要害怕坐著,當然盡量減少久坐並增加身體活動對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
個案治療心得分享
最新個案分享,三週前的一針治療,疼痛與行動問題立刻緩解八成!
頸椎神經壓迫嚴重影響作息,3/25去打了一針,到現在 (4/15) 已恢復到至少八成,行動自如,待攜帶MRI回診,做後續診斷
治療個案第一手分享
預約諮詢或私訊聯絡
看完了,還有問題想要了解,可以選擇來門診諮詢或用 line 私訊小編,小編會負責回覆及統整大家的問題喔!
想瞭解使用電腦工作時的姿勢調整技巧,請看【醫學知識】工作時肩頸痠痛嗎?學會正確姿勢,用10秒鐘保護你的頸椎!
想取得最新的門診時間表或有問題要諮詢何醫師,都歡迎使用 LINE 私訊確認
參考資料:
- Assessment of stresses in the cervical spine caused by posture and position of the head
- Evaluation of sagittal alignment and range of mo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using multi-detector- row computed tomography in asymptomatic subjects
- Association Between Text Neck and Neck Pain in Adults
- Degenerative Cervical Spondylosis
- Prolapsed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in male professional drivers in Denmark, 1981-1990.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hospitalizations
- Comparison of Symptoms From C6 and C7 Radiculopathy
- Cervical lordosis: the effect of age and gender
- Correlation between cervical lordosis and 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in young patients with neck pain
- “Sit Up Straight”: Time to Re-evaluate